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8 No.9 P.55-56

数字化期刊

后乌托邦时代文学的应对姿态——浅谈海德格尔《诗·语言·思》的文学态度

王胜男  王丹  束洁 

摘 要: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由现代跨向后现代的桥梁.他始终有一种浓郁的危机意识,认为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精神世界在没落,精神的力量在消散,衰竭.他曾企图借东方智慧之光,跳出西方传统逻辑思维的套路,另辟新"道";后来又皈依神学,但所获得的总是一片困惑.他的存在论哲学根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精神.虽然没有找到追回本真的解忧之道,但他的思想探索却成了颠覆、解构传统的先锋.<诗·语言·思>这部演讲论文选集是海德格尔庞大艺术思想冰山的一角.
关键词:艺术本源;乌托邦;无意义;文学终结
分类号:K8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9-0055-02

作者单位:王胜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王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束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2]《论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观--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例》,肖朗,《孝感学院学报》,第26卷第1期.

出版日期:2008年9月20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