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8 No.9 P.82-83

数字化期刊

在沉痛中反思——试用叙事分析法解读德国新电影的现实意义

杨婧 

摘 要:二十世纪以来,电影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的革新运动.从1917年开始各国电影人由于受到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不断从电影的叙事,结构上对电影进行多重艺术探索以及重构.于是有了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和二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叉运动以及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新浪潮".在1962年的春天,奥勃豪森电影节上,26位德国青年电影家联名发表了一篇<奥勃豪森宣言>,他们宣称"旧电影已经死亡,我们对新电影满怀信心.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我们要创造的电影应该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在这个宣言的背后是一种人类对话精神的体现,至此德国电影逐渐发轫,它摆脱了传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开始走向世界.随着这一事件产生的德国新电影运动以及不断涌现的越来越多的新电影,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以不同的角度来批判和反思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成长状态,而本文试着用叙事分析的方法来解读他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电影运动;叙事分析;新电影四杰
分类号:J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9-0082-02

作者单位:杨婧(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参考文献:

[1]张振宇.德意志电影的旗帜[J].电影,2006,6
[2]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法斯宾德论电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卡特·盖斯特.文德斯的旅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Jane Stoke.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出版日期:2008年9月20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