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8 No.9 P.133,136
"雨巷"内外——再读戴望舒《雨巷》
张国飞
摘 要:上世纪三十年代,戴望舒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一方面,他汲取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养分,具有明显的古典诗歌色彩;另一方面,他又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他的诗歌能够很恰当地将中西诗艺融为一炉,从而使他的诗歌在帮派林立的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意象;传统;象征 分类号:A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9-0133-02
参考文献:
[1]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O月,第66页. [2]冯文炳.谈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2月,第28页. [3]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44,259页. [4]戴望舒译诗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3-4页.
出版日期:2008年9月20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