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8 No.11 P.44-46

数字化期刊

浅析语言的模糊性

刘宁宁 

摘 要:语言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语言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科学理论正在逐步地发展壮大.语言的模糊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苯身具有模糊性;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模糊性;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语用功能
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11-0044-03

作者单位:刘宁宁(东营市海河小学春晖分校,山东,东营,257000)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等主编.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宇明主编.理论语言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邢福义主编.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梁开华编著.汉字信息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8]田中春美等著,刘耀武等译.语言学漫步[M].西安:陕西人民出社,1986.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30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