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8 No.12 P.94-95

数字化期刊

论20世纪中叶中国民族话剧中的诗意性特征

段沛 

摘 要:中国戏剧自古典戏曲以来一直含有诗意性的美学特征,这与中国的文艺传统和美学传统密不可分.话剧自百年以前从西方传入我国,期间经历了多种变革与创新,在保持话剧原有艺术风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本土的话剧艺术品格,打破了传统戏曲在舞台演出上的固有规则,并进一步占据了中国戏剧舞台的主要位换置.回顾话剧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个充满曲折与徘徊的过程,话剧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发展到20世纪中叶,民族话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稳固了中国本土话剧的美学范畴,诗意性成为中国民族话剧的首要特征,奠定了话剧在中国发展的方向和话剧艺术在中国舞台上的地位.本文拟从对中国话剧诗意性特征的探索出发,去发掘中国话剧的美学根本,从而为话剧艺术在当今的发展提供创作和演出的坐标.
关键词:诗意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传承与开拓;吸收与借鉴
分类号:I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12-0094-02

作者单位:段沛(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参考文献:

[1]《尚书·尧典》.
[2]《毛诗序》.
[3]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焦菊隐.略论话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J].戏剧研究,1959(3).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31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