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9 No.1 P.24-26

数字化期刊

文学理想性管窥

严海英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文学的消费功能被前所未有地强化与放大.当文艺的商品化、消费化潮流形成浩荡之势,文学的审美性日益成为消费性的附庸,个性化被商业化取代,媚俗低级倾向越来越严重,这样的结果是精英文化日渐衰颓,人文精神日趋失落.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话语蕴藉所生成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人们应多一份为人类未来操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寻找文学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话语蕴藉;文学现状;人文精神
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9)01-0024-03

作者单位:严海英(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参考文献:

[1]邢建昌.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转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李西建.文学的发展与文学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4]童庆炳.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学术月刊,2002(2).
[5]高兵.呼唤崇高--21世纪文学精神的价值取向.河北学刊,2001.

出版日期:2009年1月20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