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9 No.3 P.48-49,47

数字化期刊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从《菊花台》解读方文山歌词的修辞意蕴

周少青  吴童 

摘 要:<菊花台>是一首描写古时候在外征战的军人与独守空房的妻子相互思念的歌曲,也是方文山的佳作之一.它随着春晚走进了千万百姓家,以独特的意象缀合方式传达了传统丈化的意蕴.方文山在歌词的创作中,承接了中华民族之精髓,选取了古典诗词之意象,将历史情节的断章与现代流行元素交织于一体,并结合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表现久传不衰的题材.从而引发了听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与之产生了共鸣.
关键词:《菊花台》;意象;意境;意蕴

作者单位:周少青(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吴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参考文献:

[1]李卫中.得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J].语文学刊,2002(2).
[2]黄寿棋,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卞之琳译.见王恩衷《艾略特诗学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5]方文山.青花瓷[M].台湾:第一人称传播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出版日期:2009年3月31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