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09 No.5 P.130-132

数字化期刊

佛教教理对当代心理学发展之影响

阮氏莲 

摘 要:佛教教理是对人自身内在的问题进行了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想.佛教教理的独特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实,它有很多方面是在解释人生现象的充满"心理主义"的学说.佛教中涉及到的意识状态转换、生死体验、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诸多重要心理问题,受到了当代心理学的密切关注.因此佛教和心理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佛教教理;心理学;影响

作者简介:阮氏莲 越南留学生
作者单位:阮氏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参考文献:

[1]K.Dahlsgaard,C.Peterson,and M.E.P.Seligman.Shared Virtue: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vol.9 no.3.
[2]Marvin Levine.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Buddhism and Yoga[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0.
[3]迟延萍.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0年3月第17卷第1期.
[4]D.P.Shultz and S.E.Shultz,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J].Thomson,2004.
[5]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学术版),2004.
[6]佩塞斯基安.积极心理治疗[M].白锡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H.Benson.Your Maximum Mind[M].New York:Random House,1987.
[8]G.Davison,John Neale.Abnormal Psychology (6th ed.)[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1996.

出版日期:2009年5月31日

请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