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0 No.5 P.106-108

数字化期刊

初唐八大名臣诗歌及思想研究——之贞观朝宫廷诗人代表,杨师道与褚亮

黄成蔚 

摘 要:传统的文学观念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的误区,即认为初唐诗人,除了四杰和陈子昂以外,其余极少可取,原因是那些诗人多为在朝官员,因此多作奉和之作.于是传统的,近乎偏激的文学观念就认为这些诗内容空洞,辞藻浮艳,思想品味地下.这种论述,至少可以追溯到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闻先生对这些诗作了一些评价,其中不乏"没筋骨,没心肝的宫体诗"、"更乖"、更酥软"之类的论断.在此.我并非批判前人的研究思想与视角,因为这种观念的形成,并非仅是文学或是是个本身在起作用,甚至有更多政治、阶级情感混入其中,在此我不予研究.但这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是片面性,即并非初唐所有诗人和所有诗歌皆不可取,这样一棍子打死,不考虑其时代继承与传递关系,是不科学、不客观的.其二是混杂性,我们研究诗歌,就不可以把太多"情绪"混杂到学术中来.
关键词:初唐;诗歌;杨师道;褚亮

作者单位:黄成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参考文献:

[1]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0,
[4]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唐圭璋.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陈尚君.初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明]胡震亨.唐音癸笺[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闻一多.唐诗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出版日期:201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