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0 No.6 P.66,65

数字化期刊

浅探《家》中鸣凤之死的意义

黄春玲 

摘 要:<家>是巴金代表作之一.很多研究者已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家>进行了研究和评析,本文仅从鸣凤之死的意义着手加以研究.呜凤之死激化了高家内部矛盾,直接唤醒了它的第一个叛逆者--高觉慧的离家出走,也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走向衰的转折点.鸣凤的悲剧意义就是不仅在于作者对于这种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讽刺和抨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命运,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人的重视,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关注,对人的觉醒的歌颂、赞美.
关键词:鸣凤;悲剧意义

作者单位:黄春玲(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参考文献:

[1]李存光.巴金研究资料[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2]曾丽明.略论《家》的人物创造[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3]刘世楚.谈谈巴金小说《家》里的鸣凤[J].黄石师院学报,1984,3.
[4]姚春树.巴金作品欣赏[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5]黎荔.解读《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6]孙良好,陈建微.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沉沦"[J].温州师范学院报,2003,6.
[7]勒少功,杨尊田.中学生文学辞典[M].北京:明天出版社,1989.

出版日期:201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