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0 No.7 P.70-71

数字化期刊

不离言不立文字——论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佛学思想

陶凤 

摘 要:川端文学作品中带有明显的为悲哀和寂寞人生创作的理想与生的力量的川端式"佛典"文学特征.他把佛教思想与自己的文学结合起来时,不是仅仅作为宗教,而是作为"抒情诗",作为美与艺术来吸收,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其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描写,采用"文尽而意有余"的写法,以及他与"死亡"的特别关系和对"死亡"的特别关注与欣赏,处处渗透出佛学思想.
关键词:川端康成;佛学思想;物我一体;文尽而意有余;死亡

作者单位:陶凤(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参考文献:

[1]叶谓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全10卷)[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
[2]杨曾文著.佛教的起源[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
[3]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法师合撰.《祖堂集》卷2《第二十祖菩提达摩和尚》.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
[4]叶谓渠译.川端康成散文(上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5]周阅著.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长谷川泉著.日本文学论著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叶渭渠著.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
[8]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出版日期: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