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0 No.10 P.72,71

数字化期刊

从"两个口号"论争看鲁迅思想的独立性

王静  徐亚蕾 

摘 要: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是鲁迅毕生所参加的多次文艺思想斗争中最后一场重要文艺论争.在论争中鲁迅洞穿其中央缠的复杂而浓郁的政治因素和人事纠纷,反抗专制主义,坚守自己的文学立场,体现出他对左翼文学发展的焦虑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深思,闪现着他一直以来的独立姿态和思想光芒.
关键词:鲁迅;"两个口号"论争;思想独立性

作者单位:王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徐亚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冯雪峰.有关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经过[A].雪峰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A].鲁迅全集:第6[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A].鲁迅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A].鲁迅全集:第4[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李怡.鲁迅:面对人事纠缠的最后的意志--"两个口号"之争新论[J].四川大学学报,2008,(3).
[6]胡风.鲁迅先生[A].胡风--死人复活的时候[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丸山升.由《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发的思考[A],鲁迅·革命·历史[C].北京:北京大出版社,2005.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