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1 No.1 P.73

数字化期刊

网络流行语:一种交换快感的符号能指

杨璐 

摘 要:本文针对网络流行语存在的负面影响,探讨它从破坏与创造的狂欢演化为交换快感的游戏过程.首先利用巴赫金分析民间诙谐文化的理论解释网络流行语并非纯粹是网民的狂欢产物.然后利用符号学知识,指出网络流行语容易演变成符号能指的重复使用,丢失意指和涵指作用,从而强调追寻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狂欢;能指;快感

作者单位:杨璐(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克[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12.
[2]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08).
[3]沈华柱.对话的妙悟[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90-92.
[4][法]罗兰·巴尔特.符与学原理[M].李幼燕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出版日期:2011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