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1 No.4 P.156-157

数字化期刊

《苔丝》两个译本选段的比较——从归化和异化的理论出发

吴姗 

摘 要: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整个翻译史就是一部直译和意译相互交圣的历史.归化和异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立足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将视野拓宽,延伸到语言文化、文学以致政治范畴,立足于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取向.而译文的归化和异化又是翻译理论界集中讨论的一个话题,文章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指导下,比较<苔丝>片段的张谷若译本和孙法理译本,进一步说明"归化"和"异化"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归化;异化;《苔丝》

作者单位:吴姗(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5.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2.
[4]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A]//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新大学出版社,1994
[5]刘艳丽.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7.
[6]杨自俭,刘学云.译学新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7]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ror's Invisibrlity[M].London&New York:Roudedge.1995.
[9]Schuttleworth &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TJE Rome Publisher,Manchester,U.K,1997.
[10]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出版日期:2011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