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1 No.4 P.182-183

数字化期刊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法视野取向差异

徐飞 

摘 要:当年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对教学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年以后,当杜威将思维的五步法应用到教学中时,同样,产生了不小的震动.面对教学法史上两次重大变革,虽说其本质是类同,但其视野取向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关键词:赫尔巴特;杜威;教学法;视野;差异

作者单位:徐飞(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2.
[2]邵庭瑾.关于"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从赫尔巴特到杜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9):33.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60.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20.
[5][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0.
[6][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3.
[7]刘远碧,廖其发.赫尔巴特与杜威师生观的比较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85-86.

出版日期:2011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