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1 No.5 P.200-201

数字化期刊

唐诗宋词中"古道"意象简析

滕小艳  王晓俊 

摘 要:"古道"在唐诗宋词中作为辅助意象,蕴涵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古道"衬托和强化了时光流逝感;点染别情,深化愁绪;作为一座"去"与"归"的桥梁,寄予着浓厚的归家情思;作为历史的年轮,书写了黍离之悲、伤痛之情,凸显了兴亡意识.然而,由于时代环境、风气、文体的差异,古道的审美意识在唐诗中显得豪气直率,蕴含着唐人建功立业的向外情怀;宋词中的古道,带上了词体悲切绵长的缱绻深情,充满归家的情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意象;古道;审美;审美意识

作者单位:滕小艳(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王晓俊(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参考文献:

[1]来之德.周易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殷璠.四部丛刊初编缩本·河岳英灵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袁林,张宇,策划.汉藉全文检索[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制,2004.
[4]王逸注.四库全书第一○六二册·楚辞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郦道元,著.谭属春,陈爱平,点校.水经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5.
[7]杨守敬.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方回,著.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叶嘉莹,靈谿.词说[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7.
[1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柳永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霍然.唐代美学思潮[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1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莫励锋.莫励锋诗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J].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17]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出版日期:201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