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1 No.5 P.30

数字化期刊

论傅山"四宁四毋"蕴含的人格精神

杨墨林 

摘 要:"四宁四毋"出自傅山<作字示儿孙>诗及跋语,本人认为其中的"丑"、"拙"这些字眼不能仅从字面意义把握,而应理解为直率、不失本色,是正统审美趣味之外的"真"."四宁四毋"更延伸为人的骨气风格和处世准则,书者将性情、学养等集于笔下,其作品的呈现超越了书法艺术本身,成为人格形象的外露.当下,人们在书法创作中,应充分重视"四宁四毋"中所蕴含的人格精神的指导作用,当以"真、善、美"为基本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古拙;丑;天然;人格

作者单位:杨墨林(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山东曲阜273100)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中国书法史[M].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
[2]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卫俊秀.傅山论书法[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出版日期:201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