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学 |
![]() |
|
浅析中国工笔画的“形式美” 伍琴
摘 要:“工笔”是相对于“意笔”而言的.中国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时至今日,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已日渐辉煌.本文将从“形式美”的角度解读中国工笔画的艺术魅力.根据中国工笔画的风格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传统工笔画样式与现代工笔画样式两大部类来解读.
|
作者单位:伍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参考文献:
[1]薛永年.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