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1 P.122-124

数字化期刊

关于大学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思考

周夜黎

摘 要:文章针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特点,提出在实施人文教育时更要关注隐性课程部分,因为隐性课程是以一种内隐的、潜在的方式给人以春风化雨般的影响.文章分别总结了人文教育和隐性课程的特点,由于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大学就很有必要进行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关键词: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特点;思考

作者简介:周夜黎(1981-),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现工作单位是长沙先导农村商业银行.
     
作者单位:周夜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参考文献:

[1]Vallance,E.,Hidden Curriculum,In Lewy,A.(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ergamon Press,1991:40.
[2]Gordon,D.The Concept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82,16(2):187-198.
[3]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1).
[4]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5]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6]刘楚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隐性课程建设[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7]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
[8]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