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1 P.125,124

数字化期刊

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李明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根据人们实际的语言交际需要,成功的语义构建和传达不再被认为是单一语言手段所能达到的,而是一个多种符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模态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依据一般都认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的结果,它的诞生和研究成果对语言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明明,女,河南商丘人,山东省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李明明(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参考文献:

[1]Kress,G.& Leeuwen.Theo Van(2ndEditio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
[2]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OUP,1989.
[3]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