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1 P.138-139,137

数字化期刊

解析海岩《玉观音》的爱情特质

王永健

摘 要:《玉观音》“爱情+公安”的叙述模式和“一悲到底”的悲剧意识都暗合了当下大众审美情趣,而具备了消费主义时代典型的特征,促使了“偶像”消费的形成,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这部作品一个最大特征是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渲染,爱情是具有理想性、矛盾性和悲剧性的.它是一种英雄主义模式的呈现与出这种表现理想主题,其悲剧性是“一悲到底”的终身悲剧.结合内外在的意义构成,提出其可能的走势.《玉观音》结构独特,齐头并进的双线索、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和留有想象空间的情节空白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爱情悲剧、女性悲剧的叙说令小说充满浓郁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叙述模式;悲剧美学

作者简介:王永健(1978-),男,汉族,河南省民权县人,硕士学历,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心理学、影视评论.
     
作者单位:王永健(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参考文献:

[1]高鑫,主编.影视艺术欣赏[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王光祖,黄会林,李亦中,主编.影视艺术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海岩,著.玉观音[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赵李红.娱乐周刊[J].新华社网络中心,2002,(03-04).
[6]古典文艺理论委员会编.文艺理论译丛(第6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海岩.海岩散文[M].广西出版社,2002.
[8]海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9]海岩.永不瞑目[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0]海岩.你的生命如此多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1]海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2]海岩.平淡生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3]海岩.深牢大狱[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海岩.便衣警察[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