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4 P.178-180

数字化期刊

洋腔洋调的形成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陈滢予

摘 要:洋腔洋调一直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试图从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言语感知能力,以及语音教学的班级设置、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洋腔洋调;学习者;语音教学

作者简介:陈滢予(1988-),女,四川省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单位:陈滢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参考文献:

[1]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18-19.
[2]曹剑芬.汉语声调与语调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2(3).
[3]曹剑芬.韵律结构与语音的变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
[4]王芳,李计伟.试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阶段侧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5]傅海峰.“零起点”声调教学刍议[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6]孟国.“洋腔洋调”的语音语调和声调[J].天津师大学报,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