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4 P.97,96

数字化期刊

从《挪威的森林》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朱丽蓉

摘 要:生死观即对死亡的看法和观点.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本文通过对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自杀现象的分析,来探究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自杀;死亡;生死观

作者简介:朱丽蓉(1983-),女,四川南充市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日语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日本文化.
     
作者单位:朱丽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四川 泸州 646005)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鲁恩·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廖源,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渡边淳一.爱的流放地[M].李迎跃,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高桥敷.丑陋的日本人[M].王新民,译.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8.
[5]马薇.浅议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死亡意识[J].西安社会科学,2010,(8).
[6]韩艳平.生还是死是个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5).
[7]弋慧莉,徐立伟,孙洋.挣脱与迷失[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8]曹爱华.从《挪威的森林》看日本20世纪60年代青年的生存状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