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东京文学
DONGJING WENXUE
2012 No.4 P.118-119,117

数字化期刊

微博与公共领域

张卉卉

摘 要: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口,探讨了媒介——微博的发展在公共领域型变中的作用.随着微博的发展、使用微博数量的激增和微博舆论空间的生成,中国的微博公共领域开始兴起并成长起来.但是媒体只是构建公共领域的一个必要条件,不能决定公共领域发展的进程,微博这一媒体更不是公共领域的“救世主”,其背后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网络围观、话语权仍被少数微博精英控制等问题,因此微博是一个未完成的公共领域.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微博

作者简介:张卉卉(1987-),女,安徽省合肥市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网络营销.
     
作者单位:张卉卉(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11):39-41.
[4]微博改变信息传播方式 成长为公共事件舆论场[N].南方都市报,2011-08-17.
[5]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156.
[6]林坚逢.微博时代言论自由权利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3):179-180.